中共中央于7月19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發布會現場,有關方面的負責人圍繞全會精神共回答中外記者9個提問,涉及科技創新、教育、擴大開放等多方面內容。
(中共中央于7月19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提問1: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是一個系統工程。這次全會強調,改革既要突出重點,又要系統集成。如何協調推動,確保各方面改革舉措配套銜接,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上形成合力?
全國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中央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穆虹介紹,這次全會《決定》一個鮮明特點,就是更加注重系統集成,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任務和面臨的重大問題為提領,加強對改革的整體謀劃、系統布局,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確保改革更加凝神聚力、協同高效。
一是抓緊對《決定》提出的重大改革舉措進行細化分類,科學制定改革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合理安排改革的主次關系、先后順序、推進節奏、出臺時機。二是狠抓改革協同推進。三是推動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有機結合。
提問2: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如何在宏觀經濟政策和體制機制改革上加以應對,彌合“溫差”,實現經濟良性循環?
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表示,下一步要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實現更為均衡、普惠、包容的發展,一靠政策給力,二靠改革發力。他強調,要更加有力有效實施宏觀調控政策,要扎實推動人民群眾和企業可感可及的改革。我們相信,通過政策給力和改革發力“雙輪驅動”,我國經濟發展將更加強勁、更為均衡、更可持續,讓微觀主體有更多真實感受和收獲。
提問3:下一步要如何通過深化改革進一步提升高校的科技創新能力,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更加有效服務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優化高等教育布局,著力強化高校有目標有組織的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加強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雙輪驅動”,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分類推進高校改革。二是著力加強創新能力培養。三是完善高校科技創新機制。
提問4:如何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統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據、及時把改革成果上升為法律制度?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表示,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積極適應新形勢新要求,著力處理好改革和法治的關系。對于深化改革需要制定的法律法規,及時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對于實踐經驗尚不充分,需要先行先試、探索積累的事項,可以依法作出授權決定;對于不適應改革發展要求的現行法律規定,及時進行修改完善或者依法予以廢止;對于相關改革決策已經明確、需要多部法律作出相應修改的事項,可以采取“打包”修法方式一并處理;對于需要分步推進的制度創新舉措,可以采取“決定+立法”“決定+修法”等方式,先依法作出有關決定,再及時部署和推進相關立法修法工作。
提問5:中國如何在房地產放緩和培育發展新經濟增長引擎之間取得平衡?
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表示,當前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市場處于調整過程。我們要堅持穩中求進、先立后破,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加快新舊發展動能轉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多元而強勁的動力支撐。重點要在三方面持續發力:
一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近期,房地產市場正在出現積極變化。我們要堅持消化存量和優化增量相結合,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房地產新政策,切實做好保交房工作,盤活存量商品房和土地資源。下一步,要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消除過去“高負債、高周轉、高杠桿”的模式弊端,建設適應人民群眾新期待的“好房子”,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融資、財稅、土地、銷售等基礎性制度。
二要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培育壯大新的經濟增長引擎。我們要按照三中全會《決定》作出的部署,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大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形成一批新興支柱產業,不斷增強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三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增強國內大循環的內生動力和可靠性。面對新的國際環境,我們要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不斷拓展我國的發展空間。同時,要充分挖掘內需潛力,充分利用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推動我國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提問6:目前世界局勢動蕩,中國面臨的外部不確定性也在增加,這是否會影響中國繼續推進改革擴大開放?
全國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中央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穆虹表示,改革和開放相輔相成,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中國改革發展的成功實踐。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進,外部不確定性增加,但不會影響中國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堅定的決心和信心。這次全會《決定》就對外開放作了專門部署,涉及擴大制度型開放、外貿體制改革、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優化區域開放布局、完善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機制等,釋放了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明確信號。
提問7:這次全會提出一系列重要的改革舉措,抓改革落實的任務十分繁重。如何理解和貫徹全會強調的“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這一要求?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唐方裕表示,“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落實《決定》關于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的要求,需要注意把握好這樣幾點。一是吃透改革要求。二是精心組織實施。三是抓好責任落實。四是強化督察問效。五是堅持久久為功。
提問8:如何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縮小教育的城鄉、區域、校際、群體差距,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表示,讓每個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的必然要求。下一步,我們將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各級各類教育的生命線,把促進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環節,推動實現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根本性轉變。
重點深化“四大類”改革:一是在資源配置上,突出擴優提質,加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二是在教育教學上,突出學生為本,加強素質教育,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三是在保障機制上,突出尊師重教,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四是在新路徑開辟上,突出數字賦能,發揮智慧教育新優勢。
提問9:中國在擴大對外開放和吸引外資方面有哪些新舉措?
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表示,隨著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市場機遇持續增多,我國利用外資還將持續擴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擴大利用外資作出了重要部署。一是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二是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三是切實保障外資企業國民待遇和合法權益。
韓文秀表示,當前,經濟全球化面臨巨大挑戰,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維護全球經濟秩序和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各國政府和企業共同的責任。中國依然是各國投資的沃土。我們將不斷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愿同廣大外資企業分享中國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蘊藏的巨大機遇,樂見外資企業同中國經濟共同成長。
(轉自: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