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指出,“提高黨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水平”,強調“要堅持黨中央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首要原則和根本保證,四川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明確指示,堅定落實黨中央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把黨的領導貫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全過程。要求聚焦“強引領”,抓好黨的建設制度改革。
聚焦“強引領”,認識要跟進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中國式現代化既具有世界現代化的共性,又具有中國特色,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以及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走好這條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作為當代中國最高政治領導力量的中國共產黨,在國家各項事業中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只有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改革才能保持正確方向、堅強定力、強大合力,才能行穩致遠、取得成功。
正確看待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對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的“強引領”,主要緣于三個方面。
一是歷史的堅實確證。黨的百年奮斗史表明,什么時候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什么時候黨和國家的事業就會大踏步前進。反之,什么時候淡化、弱化、虛化黨的領導,我們的事業就會面臨極大風險、遭遇重大挫折。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推進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充分證明了堅持黨的全面集中統一領導的正確,充分證明了我們黨面對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大黨獨有的難題所具有的冷靜、清醒與堅定。
二是理論的守正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這個重大命題本身就決定,我們決不能拋棄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決不能拋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堅守好這個魂和根,是理論創新的基礎和前提。理論創新必須講新話,但不能丟了老祖宗,數典忘祖就等于割斷了魂脈和根脈,最終會犯失去魂脈和根脈的顛覆性錯誤。”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所在,因其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和開放性而綻放出強大生命力與巨大影響力,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理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政治立場,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在當代中國,堅持和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真正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就是真正堅守黨的理論創新的魂脈和根脈。
三是實踐經驗的概括。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經驗的深刻總結與高度凝練。中國是人口大國,沒有集中統一的領導,不僅離散性強且難以干成任何大事。百年奮斗的實踐表明,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風雨來襲時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堅實依托,是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和風險挑戰的可靠保證。新時代的偉大實踐再次表明,深入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關系著黨、民族、國家的前途命運,帶有根本性、全局性,必須作為最高政治原則來堅守,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首要原則來遵循。
聚焦“強引領”,行動要跟進
從中央到地方,從城市到農村,廣大黨員干部充分認識新時代新征程堅持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強引領”的涵義與作用,必須體現在工作中,落實在行動上。
一是要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決定》強調要“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確保黨中央令行禁止”。如建立上下協同、順暢高效的領導體制;嚴格執行重大事項向黨中央請示報告制度;要增強改革落實方案的科學性、實效性;圍繞解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面臨的突出矛盾設置改革議題,優化重點改革方案生成機制;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大興調查研究;鼓勵結合實際開拓創新,支持干部敢闖敢試;好經驗好做法及時總結完善,努力創造可復制、可推廣的新鮮經驗等等。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全面對標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的改革部署,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的改革任務,圍繞全國大局和四川的中心任務部署工作,謀劃提出了一系列彰顯四川特色、符合人民意愿、契合實際需要的務實改革舉措,特別是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更加注重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從實際出發,謀劃一批四川特色的原創性差異化改革,突出了濃濃“川味”。全會錨定目標,緊緊抓住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的關鍵時期,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堅定不移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是對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細化、實化、具體化。
二是大力提高黨員干部謀事創業和推進改革能力。《決定》指出,要“提高黨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水平”,面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增加的矛盾復雜性,涉灘之險、爬坡之艱難度系數也在加大,難啃的硬骨頭增多,這對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水平、素質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而,統籌抓好政治歷練、思想淬煉、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就需要通過培訓、集訓、輪訓等多種方式,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解放思想、開闊眼界,提升改革實戰能力,努力成為改革的行家里手。持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鮮明以實干論英雄,憑實績用干部的選人用人導向,細化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激勵干部開拓進取,干事創業。
三是精心構建齊心協力能抓改革的良好工作格局。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全省黨員干部乃至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因而,走好群眾路線,畫好新征程上的同心圓,全力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形成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四川篇章的強大合力和良好的社會環境,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精心構建齊心協力抓改革、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良好工作格局。
總之,堅持黨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的“強引領”,學習要跟進,認識要跟進,行動要跟進,深入思考和辯證處理怎么看、怎么辦,必然取得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偉大實踐的豐碩成果。
(轉自:川觀新聞,作者:吳滿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專委會委員)